【地评线】大洋网评:以企业家精神激荡创新大潮
9月2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,邀请宁高宁、周育先、刘永好、阎志等4位企业家代表围绕“弘扬企业家精神”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。
王天怡介绍说,大会还围绕空间技术在遥感观测、卫星气象等方面的产业化发展进行了研讨。大会主办方国际和平联盟(太空)与国际宇航科学院签署协议,在中国打造一个“国际性、世界级、市场化”的创新研究院,通过技术孵化、产业转化,将全球空间技术更多地应用到健康、环保、交通、防灾等民生领域。
企业家精神也是生产力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高度重视企业家群体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企业家精神。如今年3月底,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,战胜疫情挑战,要发扬企业家精神。在7月21日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弘扬企业家精神作出重要论述。
强调企业家精神,就是强调大格局。人们常说,眼界决定境界,格局决定结局。格局如何,往往影响乃至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,能干多大的事。企业家精神所指的“格局”,同样如此。尤其眼下,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既带来一系列新机遇,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。企业家要胸怀国际视野、全球思维,深入研判当今世界大形势和大环境的变化,进一步明辨大势、把握大势,因应潮流,顾全大局,自觉把企业、个人的命运与国家、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,主动为国担当、为国分忧。大格局、大视野、大胸怀,这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要义。
“我们抱着学习态度来参加论坛,对于太空育种和健康领域相结合而产生的新技术、新发现、新突破都是乐见其成的,也希望参与其中。”中科健康产业集团总裁冯鹏在参加大会圆桌论坛后表示,希望更多科学家和企业家携手合作,结合自身科研需求、配合国家战略需求不断探索太空,以科技成果造福人类。(完)
人无精神不立。企业,亦然。事实早已证明,中国企业家精神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、重要资源。“平时”,就应大力弘扬;非常时刻,尤显重要。面对疫情冲击,我们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,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,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。要看到,无论是保住就业民生、实现脱贫目标,都要有经济增长支撑。要看到,留得青山、赢得未来离不开“保”,但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更为重要。再往前看,展望“十四五”,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,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,愈显紧迫。这都要求我国企业发挥更大作用、实现更大发展,这都要求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精神,让企业家精神竞相迸发。
与会各方还表示,通过本届大会,空间技术和平利用的国际“朋友圈”不断扩大,空间技术造福人类健康的共识进一步深化,空间技术产业化发展的路径进一步明晰。
在眼下这个时间节点,为何要一再强调企业家精神?
强调企业家精神,就是呼唤创新者。企业家精神是与时俱进的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。到2019年底,我国已有企业3858万户,数量之多前所未有。但中国企业能否拿出更多中国创造?能否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?如何打造更多世界级品牌?此外,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,这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。其中,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,分外重要、不可或缺。可以说,社会从未像今天这样强调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,我们也从未像今天这般期待——越来越多企业家成为挺身而出的“闯将”,以舍我其谁的精神走进“无人区”,当好创新发展的探索者、组织者、引领者。
为期两天的2020年空间技术和平利用(健康)国际研讨会11月19日晚落幕。图为19日在会议期间的一场圆桌论坛上,中科健康产业集团总裁冯鹏(右)等业内专家研讨。国际和平联盟(太空)供图
为期两天的2020年空间技术和平利用(健康)国际研讨会19日晚收官。大会以“同一个太空,同一个家园”为主题,重点研讨空间技术在医疗健康、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转化应用,以及推进空间科普教育等问题。受疫情影响,大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办,会议期间上线人数突破26万人次。
此外,在美国航天基金会、法国图卢兹太空城、联合国附属空间科教亚太区域中心(中国)相关方见证下,大会宣布成立国际青少年空间教育中心。王天怡介绍说,国际青少年空间教育中心有多项任务,其中包括组织青少年与宇航员、科学家交流,以及让青少年亲自体验空间技术等。
精神不是万能的,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。站在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,坚定不移优化营商环境,大力弘扬好、保护好新时代企业家精神,我们必能更好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、创造性,以企业家精神托举高质量发展,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积蓄更强力量!
强调企业家精神,就是鼓励实干家。大事难事看担当,考验面前见精神。越是难题面前,越是关键时刻,越要强调担当、强调实干。眼下大疫当前,百业艰难。所谓担当、实干,有多种体现形式,但首先就是顶住压力,攻坚克难,引领企业走出生产经营困境,努力稳定生产、稳定就业岗位,稳渡难关。展现担当、实干,就是要聚焦扩大内需、脱贫攻坚等大局,踏踏实实办好自己的事,把社会责任履行好。
与会者围绕空间技术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、为应对下一次全球危机做好准备等方面进行交流。在各方充分研讨的基础上,大会提出科学家倡议。这份倡议呼吁,全世界科学家通过共同努力,把空间科学技术创新成果更多地应用到防疫抗疫和健康管理之中。世界各地公共和私营部门积极参与这一努力,在普及健康生活、优化健康服务、完善健康保障、建设健康环境、发展健康产业等方面,发挥创新引领作用,共同努力建立“全球健康和平体系”。
(广州日报评论员夏振彬)